据调查显示2016年国内泥鳅的销售价格创下新低,2017年养殖户纷纷退出了泥鳅养殖行业。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,泥鳅市场低迷让养殖者心灰意冷,泥鳅养殖还有戏吗?
纵观其它养殖行业的发展历程,不难发现蛛丝马迹,都有许多相似之处。从技术、品种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,都经过逐步完善,经过火爆到低谷,经过沉淀到成熟的过程,目前泥鳅养殖的出路在哪儿呢?
1、完善养殖体系
泥鳅养殖乱象突出,从事专业保种育苗单位较少,品种退化严重,苗种质量参差不齐。加之培育及养殖技术提升较慢,导致养殖成本较高,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,若遇市场低迷很容易造成亏损。凾待更多专业苗场的建立,在苗种选育及技术深化等方面为广大养殖者护航。
2、泥鳅产品加工
由于泥鳅的宰杀较为麻烦,所以一般家庭不愿意购买泥鳅消费,一般餐馆亦是如此。泥鳅的机械宰杀,以及泥鳅初加工势在必行,可有力拓宽消费市场。
3、消费引导
消费引导可有效带动产业的发展,从小
龙虾、美国青蛙的火爆可见一斑,发展特点泥鳅餐饮消费,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泥鳅美食,丰富人们物质生活。从养殖的发展趋势来看,养殖业将逐步向规模化发展,小户散户将被淘汰。规模养殖更利于养殖安全的监管,出塘的产品进行药残等检测以保证产品安全,消除消费者的误解,从而更放心的消费。